2022年资本公积金是什么,资本公积金怎么核算、审计与提取
资本公积金是什么,资本公积金包括哪些
一、资本公积金是什么
资本公积金是在公司的生产经营之外,由资本、资产本身及其他原因形成的股东权益收入。股份公司的资本公积金,主要来源于的股票发行的溢价收入、接受的赠与、资产增值、因合并而接受其他公司资产净额等。其中,股票发行溢价是上市公司最常见、是最主要的资本公积金来源。
资本公积金是一种可以按照法定程序转为资本金的公积金,也可说是一种准资本金,是企业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。其主要来源包括:投资者实际缴付的出资额超出其资本金的资本溢价和股票溢价;接受捐赠的资产;法定财产重估增值,即资产的评估确认价值或者合同、协议约定价值超过原账面净值的部分;资本汇率折算差额等。企业取得的资本公积金,在“资本公积”科目进行核算,并按资本公积金形成的来源进行明细核算。净资产是资产减负债的差,当然也包括资本公积金。
资本公积的主要账务处理
资本公积的主要账务处理:
1、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本、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利、将债务转为资本等形成的资本公积,借记有关科目,贷记“实收资本”或“股本”科目、本科目(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)等。
与发行权益性证券直接相关的手续费、佣金等交易费用,借记本科目(股本溢价)等,贷记“银行存款”等科目。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,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,借记本科目(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),贷记“实收资本”或“股本”科目。
2、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,应在合并日按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,借记“长期股权投资”科目,按享有被投资单位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,借记“应收股利”科目,按支付的合
资本公积核算内容详解
原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下,“资本公积”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会计科目,核算内容庞杂,被戏称为“聚宝盆”科目。其核算内容包括资本溢价、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、股权投资准备、拨款转入、外币资本折算差额、关联交易差价和其他资本公积七项内容,其中其他资本公积包括现金捐赠、债务重组、资本公积准备转入、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。新会计准则体系下,资本公积的核算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,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原本在“资本公积”核算的非经常性损益的内容改为在“营业外收入”核算
为了防止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盈余操纵和粉饰会计报表的行为,原会计准则体系和会计制度将一些非经常性损益计入“资本公积”,例如捐赠收益、重组收益、政府专项拨款、关联交易差价、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等。该会计处理方法不符合国际惯例,违背了会计处理的对称性原则,导致了微观会计信息的失真,宏观经济信息失实。
近些年来,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明显改善,市场监管更加健全,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大大提高,投资者的鉴别分析能力也在逐步提升。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,新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体系趋同,适时地修改了相应的准
资本公积审计程序
1.编制或取得资本公积明细表
2.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审查
审查投资合同、协议、公司章程及账簿记录、凭证,确定资本溢价真实性;检查是否按实际出资额扣除投资比例所占的资本额来计算资本溢价;查明账务处理准确性;审查股票发行费用处理准确性。
3.拨款转入审查
检查政府批文、拨款凭证及项目完成记录和项目决算书等。查明其真实性和完整性。
4.接受捐赠资产审查
审查有关文件、凭证,确定企业接受捐赠资产的来源渠道是否正当,查明捐赠业务的真实性.捐赠资产计价和账务处理的准确性。
5.资本汇率折算差额审查
取得有关明细账及出资证明。收款凭证和合同、协议等,验证外币资产投资的真实性及折算过程是否符合合同规定,复核计算是否准确。
“资本公积金”不能动用吗?
“资本公积金”不能动用吗?
今日一位同学打来电话,说在网上看到这样一种观点:上市公司高溢价发行股票筹集到的“超募资金”归属全体股东,直接列入“资本公积金”专用账户,不到万不得已,资本公积金不允许随意动用,如何理解这一观点?资金超募是好事么?
股票发行溢价部分,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,计入企业的“资本公积”账户,而资本公积金属于所有者权益。
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,资本公积金可以用于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资本。例如,“每10股转增5股”,意味着如果你手里有1万股该公司股票,并且在股权登记日仍持有,则你手的股票就变成了15000股。股票数量虽然增加了,但是在分配时你持有的所有者权益帐面总值没有变,只不过是权益的结构发生了变化,即资本公积金减少,股本增加。至于说你持有的市价总值有没有变化,那就看股票市场价格是涨还是跌了。
如何理解超募资金归全体股东所有?
资本公积与盈余公积的提取
资本公积金是企业的一种准资本.它可供企业无偿、无限期地运用。主要包括接受捐赠资产、法定资产重估增值、资本溢价、资本折算差额等。
盈余公积金分为法定盈余公积、任意盈余公积和公益金。法定盈余公积是按税后利润扣除国家允许扣除因素之后的10%计算。任何一个企业必须提取。任意盈余公积可以根据企业需要决定是否提取和提取比率,如果提取一般应该指定用途。公益金也是从税后利润中按国家或企业规定的比例提取,用途是为职工兴办集体福利,如购建职工住宅、俱乐部等。
资本公积:资本公积是指由股东投入、但不能构成“股本”或“实收资本”的资金部分,主要包括股本溢价、接受捐赠实物资产、投入资本汇兑损益、法定财产重估增值以及投资准备金等。资本公积的主要用途有两个,一是转赠资本,二是弥补亏损。
比如:公司在工商登记的注册资本为100万元,但股东实际投入到企业的资金为120万元,其中的100万元,就为实收资本,多出的20万元就为资本公积。